By 文:林書弘.圖:陳政儀.編輯:劉駿 on Nov, 2024
腦與神經科學
ft. 黃正球博士 Dr. Cheng-Chiu (Joe) Huang
在《生技來一刻》第四季第十二集的訪談中,主持人逸雲邀請到了黃正球博士(Joe),現任Eli Lilly神經科學部門的高階主管,來分享他在神經藥物研發領域的經驗與見解。
黃博士擁有豐富的學術背景與業界經歷,從臺灣大學動物系畢業後一路深造,最終在美國加入生技與製藥產業,專注於神經疾病的藥物開發。這次訪談深入探討了神經科學領域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對生技業界尤其是從事神經科學的聽眾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洞見。
黃博士的職涯歷程與轉折
黃博士分享了他從學術界轉向業界的經歷。在博士後研究期間,他同時收到了學術與業界的工作邀請,最終選擇進入生技產業。這個轉變的決定來自於他希望探索更多未知的領域,以及個人的生活考量。他提到,這樣的轉換並非完全放棄學術界,而是基於個人興趣與機會的結合。他鼓勵聽眾不要害怕探索不同的職涯路徑,尤其是在現今快速變遷的生技產業。
神經藥物開發的多樣化趨勢
黃博士強調,近年來神經科學領域呈現出“百花齊放、各顯神通”的局面。除了傳統的小分子藥物與生物製劑,基因療法、ASO(反義寡核苷酸)、siRNA等新型療法也蓬勃發展。這些療法的出現,源於技術進步,使得過去對神經疾病無法奏效的治療手段,如今有了突破口。此外,黃博士提到,跨越血腦屏障的技術,尤其是像Denali開發的BBB Shuttle技術,正在為藥物遞送提供新的可能性。這些進展表明,神經科學不僅在基礎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業界的藥物開發也受益匪淺。
神經藥物市場與併購趨勢
在談到神經藥物市場時,黃博士提到了近年來大規模的併購案,如艾伯維收購Cerevel、百時美施貴寶收購Karuna,這些併購顯示出製藥公司對神經科學領域的信心回升。他指出,這些交易不僅表明神經科學的潛力,也展示了技術創新的價值,尤其是在基因療法與新型治療靶點的開發上。黃博士相信,未來製藥公司將持續投入資源,並透過併購小型生技公司來加速創新技術的應用。
神經領域職涯發展建議
針對希望進入業界的神經科學專業人才,黃博士分享了他的建議。他強調,除了紮實的學術背景,求職者還應該了解藥物動力學(PK)、藥效學(PD)等相關知識,這些在學術界較少涉及但對於業界至關重要。此外,對於公司的業務路線與市場發展的了解,也有助於在求職市場中找到適合的職位。他還提到,對於那些已經在業界工作且希望晉升至管理層的人,溝通技巧與宏觀視角是必須具備的能力。能夠與跨領域的合作夥伴有效交流,理解不同專業領域的需求,是成功管理項目與團隊的關鍵。
總結:對生技產業的啟發
此次訪談對於神經科學領域的從業者提供了許多啟發。首先,黃博士的職涯轉折展示了學術界與業界之間的靈活性,鼓勵年輕科學家探索更多元的發展機會。其次,他對神經藥物市場的見解揭示了未來神經科學的多元化趨勢與潛在機遇,尤其是基因療法與新型藥物遞送技術的突破。最後,他對職業發展的建議,尤其是如何在快速變遷的生技產業中脫穎而出,對於正在尋求職涯發展的生物科技專業人才而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這次訪談無疑為讀者提供了對神經科學與生技業界的深入了解,並激勵更多科學家在這個領域中探索與創新。
By 文:林書弘.圖:陳政儀.編輯:劉駿 on Nov, 2024